迈阿密戴德县警长办公室 (MDSO) 推出的警用无人地面 (PUG)自动巡逻车,标志着执法技术的历史性飞跃。这款被誉为“游戏规则改变者”的 PUG 集成了 360 度摄像头、热成像、人工智能分析和无人机部署功能。虽然公众的目光往往集中在其令人眼花缭乱的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功能上,但一个低调却至关重要的传感器——毫米波 (mmWave) 雷达——才是保障 PUG 系统可靠性和全天候作战能力的核心部件。
PUG 旨在充当警员的“巡逻伙伴”,在复杂的城市街道,尤其是在高风险区域执行监视和巡逻任务。这需要其坚固性和环境适应性,远远超过标准的消费级自动驾驶汽车。
一、城市巡逻的“感知差距”:摄像头为何不足
在理想情况下,PUG的高清摄像头能够提供丰富的语义数据,使AI能够识别车辆、行人、交通标志,并进行复杂的行为分析。然而,城市环境的现实挑战巨大:
天气多变:迈阿密的气候特点是突如其来的暴雨和晨雾。水滴、雾气,甚至仅仅是镜头上的灰尘,都可能瞬间严重损坏摄像头等光学传感器,甚至导致其完全失效。
照明陷阱和视觉盲点:强烈的逆光、隧道内外的快速转换以及城市光散射,导致摄像头图像质量极不稳定。此外,摄像头的视野受限于光线允许的范围,无法穿透物体。
缺乏原生运动数据:虽然摄像头能够“看到”物体,但它们依赖于复杂的计算机视觉算法来推断精确的距离和速度。这一推断过程容易受到延迟和误差的影响。
毫米波雷达正是为弥合这一“感知鸿沟”而生。该雷达利用毫米波段的电磁波,能够轻松穿透雨雾和灰尘,提供“物理真相” :目标的精确距离、角度和速度。这些原生、抗干扰的动态数据构成了PUG安全持续自主运行的基石。
二、毫米波雷达的“双重角色”:PUG架构中不可或缺的价值
在PUG的传感器融合架构中,毫米波雷达远非辅助角色,它肩负着多项关键的安全和功能职责:
1.绝对的“安全冗余”保证
自动驾驶系统的最高设计原则是功能冗余。如果自动驾驶汽车(PUG)完全依赖摄像头和人工智能进行驾驶决策,那么一旦摄像头出现故障或算法出现问题(例如,由于“对抗性攻击”或极端天气),车辆将面临重大安全风险。
独立安全制动触发器:长距和中距毫米波雷达持续监测前方及两侧所有移动物体。它们提供独立可靠的运动数据,直接传输至PUG的自动紧急制动 (AEB)和前方碰撞预警系统。这些数据构成“最后一道防线”,确保车辆在所有其他系统失效时能够安全制动。
黑暗中的哨兵:夜间巡逻在执法中至关重要。PUG 虽然具备热成像功能,但其有效探测距离和分辨率有限。而毫米波雷达则可以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下,精准追踪数百米外接近的车辆或行人,成为高速夜间巡逻唯一可靠的安全保障。
2.“执法赋能”:追踪与无人机联动
PUG的尖端性在于其扩展的执法能力。毫米波雷达不仅确保安全驾驶,还直接增强其警务功能:
声学雷达联动和高动态跟踪: PUG 的声学传感器可以探测到可疑活动,例如枪声。一旦触发警报,AI 会立即指示传感器锁定该区域。毫米波雷达可以即时滤除杂波,识别混乱场景中的所有移动目标,并以高精度和高频率输出其轨迹。
协助无人机部署:当PUG决定部署无人机进行空中侦察时,雷达提供的嫌疑人精确坐标(如果使用4D雷达,还包括海拔高度)和实时速度是无人机在空中快速捕获和跟踪目标的关键输入。这大大缩短了从部署到有效跟踪的时间,这对于无人机作为第一响应者(DFR)的任务至关重要。
三、从现在到未来:4D雷达和PUG升级
最先进的自主系统正在从传统的 3D 毫米波雷达(测量范围、速度和方位角)发展到4D 成像雷达,增加了仰角(高度)测量并显著提高了角分辨率。
未来PUG若升级4D雷达:
区分空中物体和地面物体:它将能够准确区分立交桥或悬挂的交通标志与地面上的行人或障碍物,减少“误报”和不必要的制动。
更精细的行人识别:更高的分辨率将允许绘制更详细的目标轮廓,增强人工智能在人群中持续追踪可疑人员的能力,进一步帮助车牌识别(LPR)和行为分析。
PUG的创新不仅仅在于将人工智能和无人机融入警车,更在于基于毫米波雷达技术,构建了全天候、高可靠的感知架构。该架构使PUG能够不受天气和光线的限制,成为城市街道上真正的“静默哨兵”,为现代执法提供前所未有的安全冗余和数据支撑。
常见问题 (FAQ)
问1:既然PUG已经配备了摄像头和热成像,为什么还需要毫米波雷达?
答: PUG 采用“多传感器融合”策略,因为每个传感器都有局限性:
全天候优势:在雨天、雾天或黑暗环境下,摄像头的故障率极高。毫米波雷达的电磁波具有穿透能力,无论天气如何,都能确保稳定、连续的环境数据。
数据可靠性:摄像头提供“什么” (图像语义),而毫米波雷达提供“在哪里”和“速度有多快” (精确的距离和速度)。雷达的输出是物理真实数据,这对于安全导航和跟踪移动物体至关重要。
安全冗余:雷达作为独立备份。如果摄像头或主AI系统发生故障,雷达仍可探测障碍物并触发紧急制动,防止碰撞。
问题 2:与摄像头相比,毫米波雷达是否存在隐私问题?
答:一般来说,隐私风险较低。
非成像特性:传统毫米波雷达主要输出数值数据(距离、速度、角度),无法捕捉人脸或特定活动的高分辨率图像或视频。它可以检测存在和运动,但无法记录视觉感知的个人身份信息 (PII)。
数据量:与流媒体视频相比,雷达数据的带宽较低,不利于对详细的个人活动进行大规模监视。
然而, 4D成像雷达的部署可能会引发新的问题,因为其更高的分辨率可以对目标进行更详细的轮廓测绘。最终的隐私保护取决于MDSO如何管理、存储和使用收集到的雷达数据。
问3:毫米波雷达对于自动驾驶汽车的“制动安全”有何不可或缺的作用?
答:因为它为运动提供了“基本事实” 。
人工智能决策(基于摄像头)具有固有的不确定性,并且容易因算法偏差或数据不佳而出现错误。
毫米波雷达基于多普勒效应的物理原理计算距离和速度,使其数据本身可靠。当人工智能系统判断潜在碰撞时,它会交叉比对雷达的“物理距离”和“物理速度”。如果雷达确认存在风险,它会优先于其他系统触发紧急制动。这种冗余机制确保即使人工智能或视觉系统受损,车辆也能安全停车。
问4:除了简单的防撞之外,雷达还能如何帮助PUG进行警务工作?
答:它大大增强了目标跟踪和情报收集能力:
即时动态跟踪:声学传感器被触发(例如枪声)后,雷达会立即识别并持续跟踪该区域内所有移动车辆或人员的精确轨迹(包括速度和方向)。
空地协同:雷达精确、实时的位置输出对于无人机的定位至关重要。这些数据使无人机能够在部署后立即快速捕获并锁定目标,从而实现无缝且高效的空地响应。



